湖州学院三年行动 | 把设计作品写在湖州大地上

发布者:jxcgj发布时间:2024-07-03浏览次数:12

南太湖号



湖州,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域,承担着建设“重要窗口”的示范样本。湖州的底气,来源于始终坚持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湖州的优势,来源于始终舒展的宽广胸怀;湖州的期望,来源于近悦远来的双向奔赴。近年来,湖州市抓住产业布局的新机遇,提升新材料产业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水平,探寻“双碳”背景下绿色能源和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发展模式,开启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示范区的新征程。



城市,是一个大学的基因、动力和安全的供给地。大学,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根基和灵魂的高地。湖州拥有山水清远的自然禀赋和绵延千年的人文底蕴,在逐绿前行的道路上,风华正茂的湖州学院与蝶变跃升的湖州这座城市双向奔赴、共荣共生。


设计学院自20227月成立以来,以“绿色设计”为办学理念,充分发挥设计力量,坚持“姓湖州、兴湖州”,组建师生团队,走遍湖州三县三区,将设计作品写在湖州大地上,在湖州逐绿而行、向绿而生、点绿成金的绿色发展之路上一路高歌前行。


用脚步丈量大地,探索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结合点”。通过深入了解和实践调研,设计学院将“绿色设计”办学理念深化为校地合作赋能结合点。学院用脚步探索绿色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的步伐不曾停歇,先后组建近千余人次师生设计团队,奔赴湖州三县三区各乡镇村落,开展一系列艺术乡建、文创产品设计、民宿设计等调研实践工作。先后与安吉县孝丰镇、天荒坪镇开展“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绿色设计安吉行”校地合作。20239月,青年乡创行动“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绿色设计余村行”启程出发,持续近一年时间,2024522日,设计学院与天荒坪镇政府,在余村成功举办了大型艺术设计作品展,部分作品被余村收藏,将在余村长期展出。为设计学院绿色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培养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绿色设计人才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行动践行使命,争做设计赋能文化传承“守艺人”。设计学院成立了“非遗双创”师生公益服务设计团队,由学院设计专业负责人、青年骨干教师做指导老师,目前团队共有成员56人。几年来,该团队秉承着“扎根乡村,真心实意护非遗”的服务宗旨,足迹遍布湖州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为湖州本土非遗传承人设计产品logo、文创产品、包装、品牌、广告等,通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奉献精神,完成了87项湖州本土非遗技艺的记录,并设计了236项非遗文创产品、品牌及包装,让本土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生机。并通过创新设计帮助安吉白茶、长兴紫笋茶、泗安酥糖等产品更好地走向市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助力提高当地经济收入和文化影响力。


将真情倾注一线,打造设计赋能城市发展“先锋榜”。设计学院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学科特色,实施以“守好红色根脉,践行绿色设计”为“红绿”育人主题,打造“美丽先锋”党建思政工作品牌。党员师生率先垂范、大胆创新,先后与南太湖新区、湖州文旅集团、长兴太湖图影度假区等单位开展党建联建,推动高校与湖州文旅发展的共融创新。带领支部荣膺“浙江省高校样板党支部”的“好支书”黄剑峰不仅教学科研本职岗位工作出色,还勇挑重担主动报名成为“湖州市科技特派员”赴长兴县小沉渎村开展基层文化帮扶工作。驻村工作期间,所创造的本土文创产品入围浙江省博物馆的文创大赛,其产品随当地政府在沪招商引资期间备受关注、大大助力当地发展。学院无党派人士王炳江副教授成为湖州市首批文化特派员,前往安吉县孝源镇尚书干村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工作。民进会员李文莲副教授作为吴兴区政协委员,积极参加高新区、织里镇“高质量打造‘滨湖六村’绿色共富示范区”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民盟盟员郭威博士积极配合市委宣传部赴吴兴试点村落开展乡村口述史调研活动。


在湖州,朝气灵动的年轻设计师们与欣欣向荣的湖州新青年城市进行了深情的相拥。每一件设计作品扎根湖州大地,饱含对自然的尊重、对文化的传承、对创新的追求。“绿色设计”与文化创意的深度融合,为湖州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方向,设计作品在湖州大地的精彩呈现也成就了校地合作的新典范。我们相信,未来双方互动双赢的“长久精彩”必将持续进行,谱写校地共荣的新篇章。